國內棉價短期“上有頂 下有底”
目前無論鄭期還是新疆棉現貨都擺脫不了“上有頂,下有底”的格局,CF1701合約即使測試15750也很難站穩,短期15000-15450這個狹窄的廂體突破比較困難,原因歸納如下:
一、主力合約15300元/噸以上必將招來大量“套保”盤。據調查,隨10月中下旬疆內籽棉收購價大幅下滑0.60-0.70元/公斤,棉籽交售價格則從2.40元/公斤左右低點反彈回2.55-2.60元/公斤,收購資金充裕的軋花廠大多敞開收購,皮棉綜合成本普降至15800-16000元/噸(個別廠家15500元/噸左右)。而期貨15300元/噸對應的疆內監管庫毛重提貨價約15600-15700元/噸,若再加上品級、長度、軋工質量等升水,軋花廠已完全可以“解套”甚至稍有盈利,因此出于規避風險和提前完成銷售的目的,一旦CF1701上破15300元/噸必將引發大量的實盤入市。另外,目前棉商采購主要是生成期貨倉單并套保交割,期貨上行的空間并不大;
二、皮棉成本和紡織廠即將到來的補庫支撐期貨跌不深。以“3128級”手摘棉為例,當前南疆監管庫成交價15400-15600元/噸(毛重),一些內地紡織廠接受15800元/噸左右的到廠價。而軋花廠的疆內庫成本15800元/噸上下,買賣雙方的心理預期和接受能力逐漸靠攏(10月上中旬二者間的差距超過1000元/噸)。另外,從紡企原料庫存情況來看,11月中旬前后將迎來一輪棉花采購潮,在黃河流域、長江流域籽棉收購、加工期明顯延遲導致皮棉“不給力”以及2016/17美棉最早也要12月下旬抵港交貨的前提下,新疆棉成為紡企的唯一選擇。
三、外紗價格下跌及紡織企業訂單無起色是棉價反彈的障礙。據悉,近一個多月來受印度、巴基斯坦國內棉價大幅下跌,紗廠庫存上升以及人民幣貶值的影響,印巴紗FOB、CNF報價整體下跌0.15-0.18美元/公斤,清關人民幣報價也下滑800-1000元/噸,11月初國產C21S、C32S紗與進口印度紗差價達到500-700元/噸,國產紗面臨價格和銷量雙重壓力。而隨著織布、面料、服裝和外貿企業“金九銀十”旺季結束,出口和內銷訂單呈現“淡季更淡”的特征,下游企業對大單、交貨期長的訂單、無利潤訂單比較謹慎,而且流動資金的趨緊使紡織廠、服裝廠原料采購都是“隨用隨買,不留庫存”。
國內棉價短期“上有頂 下有底” 本文被閱讀 1146 次
上一條:TR紗面料介紹 | 下一條:紗線上蠟起什么作用? |